做生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冷链。不用冷链,就跟传统的农产品零售类似了,而且损耗非常大。虽然做冷链的成本非常高,但是,若要做电商、做品牌,向高端方向发展,必须用上冷链。
如何做冷链,其实可以去日本调研与学习。日本的农产品价格之所以卖得高,质量控制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参照和学习的。为此,中物联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还组织了一些日本的企业与专家,与商务部的领导交流如何支持国内冷链生鲜的发展。
国家对于生鲜流通给予了大力支持,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上一轮的政策,国家选定了十个示范省,每一个省拨款两个亿,主要支持基础设施的改造以及人才培养。
最近,又出台了新一轮的政策支持,商务部与财政部选定、公示了十五个省,每个省依旧拨款两个亿,但要求70%的钱都用于产地商品化处理中心和冷链物流。具体来说,是用于“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短板’”。
目前公示期已过,已经到了发布期、开始组织项目了。现在,从发改委、商务部,到农业部,都出台了很多的文件,在落实冷链方面的政策。譬如中央一号文件,也对农产品流通给予了关注。
我国生鲜的短板,其实在产地的预冷、分级、包装,一直到清洗加工等产品化处理环节。目前,我们的农产品在产地基本没有进行产品化处理环节,就直接整车地往消费地运输,物流环节也未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温控,到了消费地,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就坏掉了。
要加强冷链物流理念的推广,建设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配备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温度监控等冷链设施设备,因地制宜打造从初级产品到成熟商品的价值闭环。
西南农商国际(冷链)物流港将坐拥冷链交易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检验检疫中心、商务会展中心、综合办公中心五大中心。集农产贸易、公铁联营、冷链储运、检验检疫、农博会展、总部商务、综合服务于一体,缔造农副产品全产业链商贸平台、冷链全覆盖物流平台。大仓储冷库也将成为自贡甚至川南市民冷冻食品批货采买的首选市场!
目前,西南农商已经联合成铁局等国有龙头企业,打造公铁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西南农产品批发中转基地,全部投入使用后将形成西南冷链商贸物流中心。西南农商建成后将满足超过3000家商户经营,年交易量超过400万吨,年交易额逾200亿元,满足成渝区域数十个大中城市菜篮子工程需求,满足西南逾亿人放心食品需求。
西南农商充分利用区位、物流、技术优势,打造川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颇具规模且配套功能完善、管理理念领先的冷链物流储运分拨中心,破解两个“一公里”的难题。
西南农商已签约知名电商平台,将农产品、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模式,形成订单式配货中心,成本获得了极大的降低。而价廉物美是商业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加入市场提供的网络电商平台,全程冷链配货实现货物0腐损,由电商实现最后一公里运输。提高了获得利润,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货物品质及消费体验,每个环节的充分配合,达成多方共赢。
扼守黄金物流口岸
项目位于火车货站旁黄金地段,依托自贡南铁路三货场与四周密布的干线公路网络,计划在项目南侧引入大型汽车货运中心,与北侧铁路货站相呼应,形成北铁路、南公路的“1市场+双货站”布局,通过铁路与公路接驳区的建设,完成“公铁联运”具有强大物流优势的农产核心商贸市场,与铁路普货运输形成冷链、农副产品与农资集散的功能互补。
川南公铁自贸平台
利用“公铁联运”大幅提升项目的辐射半径,极简化装卸、转运流程,“零距离转运”实现公路物流与铁路物流的直接对接,铁路、公路的干线物流,配合各级公路的支线物流网络,形成强大的物流体系,同步实现分拨调度、“公铁联运”接驳、物流配送等货品集散体系。实现外采内集的双向大宗贸易与分拨配送到点的零单配送。同时,依托大量的货品流向管理,建设系统完整的电商平台,形成食品原材料订单式供应系统。